<
y2h3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宋将门 > 第901章 借债发展
    伴随着老臣罢黜,大宋的政事堂,说了算的也就是王宁安和司马光两个人了,王宁安倒是几次上书,希望扩充政事堂,分担沉重的政务压力。

    但有很多问题卡着,比如增加的西夏,西域,渤海,这些地方怎么算?要不要安排专门的衙门,处理殖民事务?

    想想吧,出去的都是什么人物,随便找个阿猫阿狗,能压得住场面吗?

    甚至有人提议增加一个殖民部,位阶和枢密院,参谋部一样,位列政事堂之下,但是直接对皇帝负责。

    朝廷上下还在争论,另外地方的官吏也在调整,充实人员,从下到上,要不要进行改革,该怎么改,也是莫衷一是。

    司马光倒是觉得现在挺好,苦点,累点,至少大权在握,而且师父又是个惯会偷懒的人,很多事情都落到了他的头上。

    外面都说,司马君实才是真正的宰相,王宁安那叫玩票!

    当然了,司马光不敢那么想,但作为宰相,总要有点作为,能消除前朝留下的巨额债务,毫无疑问,是浓墨重彩的一笔!

    赵大叔这些年,究竟欠了多少钱呢?

    根据司马光的统计,不多,应该有8000万贯,按照百分之20的利息计算,一年光是还利息,就要1600万贯!

    听着晕吧?

    那就让君实相公给你仔细算算。

    “为了光复幽州,前后发行了4000万贯的债券,后来修建西京,也有2000万贯,打横山,开通河西走廊,这些都加起来,也有5000万贯!加起来,一共负债110000万贯!”

    司马光继续说道:“拿下幽州之后,抄没各种财产土地,填补了3000万贯,户部的账面上,只亏了1000万贯,但是为了安置老兵,第一个十年,就要花费800万贯,其后每年还要递增!”

    王宁安听得脑袋都大了。

    他有点理解霉帝的糟心之处了,难怪打了两场仗就跪了,的确要命啊!

    拿幽州之战来说,动员几十万人马,伤损也超过十万,当时靠着收缴契丹贵族的财富,把窟窿填上了,看起来没有问题,花费代价不大,就拿到了一块土地。

    但是接下来呢……由于大规模裁军,很多当年的老兵都必须解甲归田,人家为了朝廷流过血,光复故土,待遇自然要增加许多。

    尤其是现在差不多过了十年,当初30岁的老兵,现在已经40岁了,大宋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,不惑之年已经不算小了,身体病痛一堆,吃药花销,还有家中的困难……朝廷总要意思一下吧!

    林林总总,就不是一笔小钱,而且是长期的,几十年的开支!

    司马光叹道:“当年看起来,是把账平了,但实际上,后续的开支非常巨大,从幽州增加的税收,仅仅能偿还每年增加的利息……这还不算完,拿下幽州之后,需要各种开发建设,尤其是修长城,道路,建码头,这些都是长期投资,当时也是靠着债券解决的……往后,只能靠着税收,慢慢偿还。”

    幽州如此,横山之战也差不多,随着时间推移,老兵安置的成本,也会迅速飙升……再有地方开发,也是个无底洞,吞金的怪兽!

    想想就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作为朝廷的大总管,司马光深知这些年,大宋是怎么过来的,要不是对外战争都答应了,有海量的外来收益支撑,大宋的经济体系早就崩溃了。

    好在,一切都因为迁豪强令,有了转机。

    把豪强迁走了,他们不得不以十分之一,甚至更低的价钱,转让田产,朝廷顺势接过来,再分给百姓,佃农为了赎买土地,每年要付给朝廷一笔钱。

    光是京东两路和河北两路,每年就有1000万贯!

    整个大宋都算起来,足够轻松解决历次战斗积累的债务了。

    这些不为人知的账目,就是迁居豪强真正的原因所在,对不起,不拿你们开刀,朝廷就维持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王宁安可不是崇祯那个傻蛋,放着有钱的士人集团不下手,反而从赤贫的老百姓手里扣钱,不闹得天下大乱才怪呢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行了,过去的苦就不要诉了,咱们还是放眼未来吧!”

    司马光连连点头,“师父说得对,那,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?”

    王宁安毫不犹豫吐出两个字,司马光当场就昏了。

    “发债!”

    “我的师父啊!”

    司马光哭了,“好不容易把债还了,你还要发债,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?要不咱们商量一下,我去管军也好,管吏治也好,总而言之,财务这块,师父另请高明吧!”

    “不请,就是你了!”

    王宁安让司马光老老实实坐着,然后对他说道:“幽州西山的火车已经能用了。”

    司马光一愣,立刻道:“师父,就是用蒸汽机驱动的?”

    “没错,过去一年,他们铺好了轨道,又改进了几次,终于研究出了可以运转的火车!”

    司马光惊喜问道:“效果一定不错吧?”

    “嗯,能拉15节车厢,每节能装两万担煤炭。”

    “嚯,一共就是30万担啊!”

    王宁安含笑,“关键的是驱动火车,只要一个司机,两个产煤的就够了!”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这回可把司马光惊呆了,他差点坐在了地上!

    一担是120斤,一头毛驴,最多能运两担煤出山,还需要一个人牵着。

    要运走一节车厢的煤,就要1万头驴,一万个脚夫!

    一列火车,递得上15万头驴,15万个脚夫!

    司马光稍微想想,又立刻摇头了。

    账不能这么算。

    用那么多的驴,那么多的人,需要多少草料,多少粮食,而且狭窄的山路能不能摆得开?如果有伤损意外,又要怎么赔偿……

    把人工成本也算进去,火车带来的效率提升,就是几十万倍,甚至更多!

    这可真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!

    司马光也不淡定了,“修,一定要修铁路!无论多少代价,都没有问题!”

    王宁安轻轻一笑,“没多少代价,就是发债!先发2000万贯!”

    一瞬间,司马光的脸就黑了。

    “我说师父,你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,比如让沿途的百姓捐款,或者让商人出资?”

    王宁安摇了摇头,“君实,我计划修两条铁路,一个是从幽州向南,直接到金陵,另外再修一条,连接两京,这样就形成了十字形的铁路格局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的想法好,弟子赞同。”

    王宁安又道:“这两条铁路,都是几千里远,沿途道路地形复杂,需要征收土地,发动民夫,又要有最好的工匠测量设计,安排施工……整个过程,必须倾国之力,有一个环节出问题,就没法成功……靠着老百姓出钱,或者商人投资,他们承担不起风险,唯有朝廷才能扛得起来!你说吧,不发债能行吗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宁安曾经想过,蒸汽机也发明了,工厂也建立起来了,是不是就可以功成身退,等着大宋自己跑步进入工业化了?

    经过这两年的观察,王宁安断然摇头了。

    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!

    咱们不妨先想想,英国为什么能工业化,或者在工业化之前,英国具备什么条件?

    首先,英国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,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,市场广阔,海外的金银流入,资本充足。

    其次,英国又向海外移民,使得劳动力缺口变得非常大。

    而什么是工业化呢?

    就是资本增密,排斥劳动的过程!

    英国很有钱,又严重缺乏劳动力,还面临着庞大的海外需求,等于是天时地利人和,都占尽了!

    这时候有钱人,资本家,自然愿意使用机器,代替人工,增加产出,而工匠们,也不断革新技术,提升效率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水到渠成,工业化就率先发生在了英国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扼腕叹息,觉得中国有几次都走到了工业化,资本化的门槛,就差临门一脚……其实这是个幻觉!

    根据上面的分析,就能看得出来,以中国的体量,不论是涌进来多少资本,摊到庞大的国土上,都变得十分稀薄。

    其次呢,由于人口众多,劳动力始终充裕,对机器的需求就不是那么强烈。

    所以,两个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,如何能进入工业化?

    反过来说,工业化也只能发生在狭小的英国……海岛的体量,能轻易灌满资本,匮乏的劳动力,庞大的市场,又催生出强大的需求……剩下的事情,稍微学一点世界史的人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轮到了大宋呢,很多人估计会说,也学英国,就能成功,对不起,条件完全不同,硬要学习,只会南辕北辙!

    王宁安思前想后,他觉得要抛弃前世既有的观点,又要借鉴前世的一切经验,想来想去,也只有一个办法,能走得通!

    那就是由朝廷出面,协调组织。

    资本不是不够充裕吗?

    借贷发债!

    劳动力不是很多吗?

    那就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来!

    要想富,先修路!

    王宁安觉得只有开启基建狂魔模式,才能把大宋导引到工业化的道路上。

    “所以啊,君实,你就勉为其难吧!先来2000万贯,不够再追加。”王宁安说的轻飘飘,可司马光却好像被五指山压住似的,来时候的好心情彻底跑没了。

    听师父的意思,先修两条,以后还要继续干……照这么下去,只怕一万年也还不清欠债啊!

    在这一刻,司马光是真想换个位置,谁爱管钱归谁,反正老子是不想操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