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3小说网 > > 绊惹春风[双重生] > 第80章
    便当是弥补他们当初未能参加兰殊婚礼的遗憾。

    少年愿意在她朋友面前给足她面子,兰殊意外之余,感激涕零,主动跑到书房与他商议了一下席面的安排,笑眯眯同他道:“这下太子殿下绝对寻不着您什么错处了。”

    兰殊以为他是得了李乾的暗示,才专门给她充一下夫妻和睦的样子的。

    秦陌愣了愣,并没有借机在李乾面前装模做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但转念一想,如果不是为了装样子,他好像也没理由这么做。

    秦陌沉吟了好一会,低低嗯了声,没有反驳。

    --

    暮色渐合,薛长昭拉着卢梓暮,身携厚礼迈入了朱漆大门。

    李乾听闻小夫妻请客吃饭,特地命宫人将席面摆在了东宫的正厅之内,以示隆重。

    昌宁最是喜欢凑热闹,一听闻宴请的是刚从罗马回来的游使,席面还没开始,就已经黏在了兰殊身边等待。

    卢梓暮以前只远远见过昌宁小公主,恭恭敬敬作揖行完礼,两人一说话,却有些相见恨晚的投契。

    都是直爽的性格,小姑娘们朗朗的笑声一下绕上了房梁,余音不绝。

    席面还未开始,兰殊与昌宁坐在一旁的瑶席上,兴致勃勃听着卢梓暮说起她在罗马那边的所见所闻。

    薛长昭特地送了一张十分珍稀的大周外诸国疆土地图给兰殊,她从小就很向往自由,让她一睹天下之大,她定然会十分欢喜。

    卢梓暮迫不及待拆出了这份礼物,拿着地图,一壁指着图,一壁同她们描述着那些红红绿绿的标记点各地的风土人情。

    卢梓暮指向了罗马中心的一处,“这个地方的医药非常发达,他们的医术,连天麻都治的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一圃,昌宁的双眸便亮了起来,“当真有这般高明?”

    卢梓暮点头如捣蒜,“他们的医术与我朝的迥然不同,具体我形容不出,但真的十分神奇!”

    昌宁满目的憧憬,怔怔盯着那处发呆,“真想去看看啊。”

    卢梓暮望着昌宁目光中的向往,同她承诺道:“小公主要是好奇,下回我与朝朝再去的时候,我把他们的药品带一些回来送您如何?”

    昌宁一下笑开了花,拉着卢梓暮的手不放,连连称赞了好几句好姐姐。

    卢梓暮又惊又喜,眯缝着眼笑着,转过眸,却见兰殊望着昌宁发起呆来。

    卢梓暮朝着兰殊眼前猛地晃了晃手,“阿殊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兰殊勾回了心神,轻摇了摇头,眼底却闪过了一丝恻然。

    过不了多久,高句丽的使臣就要入京,昌宁即将远赴他乡......此时的承诺,也不知有没有实现的那天。

    开宴入席。

    兰殊特地拿出了菜单,迎合着每个人的口味,叫他们选择自己爱吃的开胃小吃。

    卢梓暮望着菜单上那一手娟秀的熟悉字迹,笑着回忆起兰殊小时候其实极其不爱读书写字,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。

    “每回女子私塾交课业,她次次只写半边,殊写成朱,后来被我们一群人笑着追喊兰朱,兰朱!”

    秦陌坐在一旁喝茶,闻言忍不住嗤了一声。

    兰殊双靥绯红,哀怨地瞪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她的双眸清澈,瞪起人来,不显凶,只显俏。

    秦陌心口滞了下,冷不丁讥道:“所以外头传闻的什么五岁识琴,七岁知画,都是假的?”

    卢梓暮愣了愣,下意识抓住了薛长昭的胳膊,睁大眼看向兰殊,“我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?”

    兰殊毫不慌乱地同秦陌对视了眼,唇边浮出一抹无畏的笑意道:“无碍的,毕竟我什么德行,世子爷心里早就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任谁听了,不得欣慰于小夫妻早已坦诚相待,情投意合?

    薛长昭望着兰殊看向秦陌的视线,却不见半分甜蜜。

    昌宁忍不住托腮好奇道:“那嫂嫂后来是怎么克服的,你现儿确实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呀?”

    卢梓暮回忆道:“后来好像是有次弘儿不甚落了水,把她吓得不轻。打那天后,她就跟开了窍般,认认真真读起书来,一骑绝尘,把我们所有人都比了下去,一跃成了崔氏女儿第一。”

    昌宁听到“崔氏女儿第一”,忍不住竖起拇指赞叹兰殊其实天赋极高,只是前期不努力。

    秦陌蹙起眉稍,扭头问向兰殊道:“为什么会落水?”

    兰殊短促的沉默了会,简单扯了扯唇角道:“意外。”

    秦陌将她眼底的晦暗尽数收入了眼底,还想开口,就在这时,掌膳带人将晚膳端上了桌。

    闲聊遭了打断,大伙儿的注意力也都转移到了桌上,兰殊款款站起身,薄露笑意,张罗着倒起酒来。

    前前后后把菜都尝了一遍,几轮酒水下腹,待酒足饭饱,少年们的话匣子才又打了开来。

    昌宁好奇地询问起兰殊与薛卢二人小时候的渊源。

    薛长昭只叹道是缘分,卢梓暮笑了起来,“他俩不打不相识!”

    “嫂嫂小时候还会打架?”昌宁惊疑不定地看向兰殊。

    卢梓暮笑吟吟道:“阿殊十一岁就有现在的个头了,和男孩子一样高呢。”

    秦陌把玩了一下手上的白瓷酒杯,讥诮道:“敢情这几年一点没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