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3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汉世祖 > 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
    出宫之后,刘晞便直接回府,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都需要调整一番,接下来无法再向此前那般优哉游哉了。

    没来由的,刘晞竟然有些羡慕起齐王刘昀了,老五在回京的这段日子里,过得可是潇洒多了,呼朋引伴,游戏人间,尽情享受洛阳风华,摆弄他感兴趣的那些奇淫技巧,只有闲暇时分,方才关注一下《齐王西游记》的编写进度。而对于刘昀的“不着调”,刘皇帝也头一次没有斥责,闻之也只是笑了笑,任他去了。

    甚至于,刘晞觉得九弟刘曙都比他们这些人活得自在,都道老九荒唐混账,但他活得自如,随心所欲,想做什么做什么,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与想法,反而让人不会有什么戒心......

    晋王府坐落在洛水以南,离皇城不算远,刘晞回府之时,日且西移,依旧释放着炽烈的光芒,催人汗下。府内,正处在一种愉悦融洽的氛围之中,晋王长子、临海侯刘文海回府了。

    由于出海使国的辛苦功劳,刘文海被封为临海侯之后,便独立开府了,为了表示对这个孙儿的喜爱,刘皇帝还为他配置了府邸、庄园、仆侍。而刘文海在过去的半年多期间,则一直在由温国公向训主持的陆军军官学校中学习训练。

    同武举一样,脱胎于早年奉辰营的大汉陆军军官学校,也成为了大汉将士上升进步的另外一条途径,并且武举要重要得多,门槛更高,限制更多,但同样的,学员的前途也更广阔。

    正式成立已经十多年了,杨业便是当年筹备学校的主要功勋将帅之一,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其教学体系已经十分完善,除了传统马步军大类,另有军令、军法、工程、后勤诸科,前不久,又新增了炮兵科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这里才是大汉军队真正的传承之所,勋贵子弟云集,军中英才扎堆,学制三年,而结业的每一个军官,放如军中,都是百将起步,表现出色、背景可靠者,直接从营将做起的也有不少。

    到如今,军官学校已然成为了大汉高级军官的摇篮,没在这里镀过金的人,若无特殊际遇,是很难走到高位的,最早的一批学员,已有成为一道都指挥使的了。

    刘文海到军官学校,除了刘皇帝的安排之外,也有他自己的意愿在里边,出使中亚,让他饱受磨砺,也经历了战火,虽然一度凭借着机敏摆脱危险,但不能仅靠天赋,想要通过在军官学校的学习,进一步提升自己。

    当然,他更感兴趣的是海军,只不过海军军官学校设在东京金明池,暂时没有西迁,高贵妃舍不得,只好暂时修习陆军功课。

    晋王府内,见到刘晞归来,在王妃宋氏的带领下,一干王府妇卷及刘晞的子女们,赶忙迎了上来。目光一扫,看着自己如今这一大家子,刘晞脸上也露出了点笑容,一种温馨的感觉在心头滋生。

    刘晞并不是清教徒,王府女卷不少,除了王妃宋氏之外,侧妃、妾室另有五人,子嗣也不少,如今已有四子二女,最大的自然是刘文海了,另有次子刘文洋、长女刘文沁、三子刘文澜、四子刘文清、次女刘文沅。

    王府女卷虽多,但刘晞的挚爱,还是宋氏,不只是因为结发之妻,还因为这是惠国公宋延握与他姑母永宁长公主的女儿。

    看着笑语吟吟的妻妾子女们,刘晞从乳母怀中抱过方三岁的幼女刘文沅,逗弄一番,略带好奇地问道:“何事让你们如此高兴?”

    王妃宋氏由于出入宫廷,见多识广,向来举止得体,落落大方,此时也颇有主母风范。闻问,请刘晞落座,轻柔笑道:“学校休课,大郎回来了,还带回来了一只鹦鹉,口吐人言,甚是可爱!”

    “哦?”刘晞来了点兴趣,望向刘文海手中提着的一只鸟笼子,里边关着一只通体绿色,额带赤羽,看起来鲜艳亮丽、玲珑可爱的鹦鹉。

    刘文海见状,立刻逗弄引导了一番,那鹦鹉鸟立刻欢快地发声:“吉祥如意!吉祥如意!”

    “鹦鹉学舌啊!”刘晞笑了笑,道:“我记得《宋书》中有载,南宋元嘉年间,南洋阇婆国遣使献贡,其中就有赤鹦鹉鸟!”

    闻言,刘文海禀道:“爹真是博闻强记,此鸟正是来自阇婆国的赤鹦鹉,乃是南洋的一个朋友差人送来,我观此鸟甚至聪明,学人言也快,特地拿回王府,给爹娘逗乐解闷......”

    听其介绍,刘晞眉头微蹙,问:“南洋的朋友,是谁?”

    注意到刘晞的表情,刘文海不敢隐瞒,答道:“他叫张朝光,出使回国途中,在良平岛结识的!”

    “是何背景,做何营生?”刘晞紧跟着又问。

    刘文海:“是海陵侯家的子弟,如今在南洋开矿,另做些货殖贸易,儿见他年纪轻轻,便敢闯荡南洋,不惧危险,深入不毛,颇合意气,因而有些来往......”

    听其解释,刘晞这才点了点头,不过眼神中刘露出一抹思索。回神之后,将幼女递回,冲王妃等人挥了挥手,示意他们退下,独留下刘文海。

    堂间,看着自己英武挺拔的长子,刘晞心中还是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。如今的皇孙之中,东宫二子且不论,就属秦王长子刘文渊与自己长子刘文海最为出彩了,他们也是皇孙之中唯二有爵位的。

    刘文渊不到十岁便随其父往镇安东那苦寒之地,十来年下来,接受着刘煦的言传身教,治政安民,十五岁便开始在安东驻军中历练。这些年安东夷乱不休,刘文渊也长期身处在治安战一线,在对安东境内外土着蛮夷动乱之中,闯下赫赫声名,还曾参与对北方蒙兀室韦的驱逐战,立下不小功劳,两年前,在刘文渊十八岁时,被刘皇帝封为海东侯。

    而自家儿子的表现也一点不差,虽然长处深宫,养于妇人之手,但高贵妃的严格刘晞是从小体会的,在母亲的培养之下,刘文海文才武功都远超常人,异域出使,不见丝毫畏惧,出使过程中也表现出众,深合刘皇帝为大汉注入的开拓进取精神。刘皇帝都很满意这个孙儿的表现,作为父亲,刘晞自然与有荣焉。

    不过,该有的严父姿态,还是该有的,板着脸打量了刘文海许久,方才伸手示意他坐下,询问起他在军官学校的表现来。

    当然,刘晞实则是一直关注着的,只是有些事情,从旁人嘴中,与从刘文海自己描述,还是有所差别的,正可两相对比。

    了解了一番学业上的事后,刘晞方做出一番严肃的表情,轻声问道:“你今后,就打算从军了?”

    感受到父亲问话中的郑重之意,刘文海没有仓促回答,而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,方才肯定答道:“是!儿以为,大汉国内虽则承平,但小乱不已,外部则更加纷扰不休,北方有夷狄不臣,南方有蛮部作乱,安西与大食诸国仍在角力,南洋诸国虽曰臣服,但背地里反抗之心蠢蠢欲动,将来必有用武之地!”

    见年轻的儿子侃侃而谈,说起大汉的内外部环境,刘晞脸色逐渐恢复了和煦之色,冲他点点头:“既有此见识,既有此志向,就努力坚持,不可半途而废!”

    “是!”见获得了父亲认可,刘文海有些喜不自禁,赶忙道。

    “那只鹦鹉,就不用留在王府了,改日献到宫里去,给你祖母解闷,学业之余,也要多进宫陪陪她老人家!”刘晞又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是!儿明白!”刘文海迅速地点点头,他基本上高贵妃带大的,对祖母的感情自然也十分深厚。

    回府之后,刘晞忽觉心情好转许多,那种压抑的负重感都减轻不少,从未觉得,自己竟是如此恋家。不过,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,很快便收到了一则消息,那上奏立后的郑敬如被赐死狱中了......